權利要求
1.吸能抗沖擊的巷道支護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首先進行掘進巷道,巷道掘進斷面的寬度比巷道設計斷面寬1~4m,巷道掘進斷面高度比巷道設計斷面高1~4m,然后采用錨桿對巷道掘進斷面頂板和兩幫進行支護,錨桿長度為1.8~2.4m,錨桿的間距為800~1200mm,排距為800~1200mm;
步驟2:在滯后掘進工作面30~50m進行鋪設金屬模板,金屬模板斷面為無底邊的矩形或直墻拱形,金屬模板的長度為3~5m;
步驟3:在預制泡沫混凝土中加入體積百分比為2~4%的鋼纖維,鋼纖維采用5D 65/60BG端部帶彎鉤型鋼纖維,采用煤礦用混凝土充填泵在金屬模板與掘進巷道壁之間由下至上充填膏體泡沫混凝土;
步驟4:待泡沫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后,在金屬模板形成的巷道頂板和兩幫向深部圍巖安裝錨索,錨固段位于泡沫混凝土以外的堅固煤巖體區(qū)域;
步驟5:在掘進巷道底面鋪設一層500mm厚的泡沫混凝土,待泡沫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后,再鋪設一層300mm厚的普通混凝土,形成巷道底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抗沖擊的巷道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金屬模板由預制形狀的鋼板在井下巷道拼接而成,在金屬模板表面分布有用于安裝錨索的孔洞。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抗沖擊的巷道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金屬模板鋪設的寬度和高度結合巷道設計斷面進行確定,寬度為巷道設計斷面寬度,高度為巷道設計斷面高度與掘進巷道底面鋪設混凝土厚度之和。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抗沖擊的巷道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泡沫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等級不小于C20。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抗沖擊的巷道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錨索的間距為1200~2000mm,排距為1200~2000mm,錨索長度為4~7m,錨固段長度為2~5m。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抗沖擊的巷道支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中,泡沫混凝土的設計強度等級不小于C20。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礦山安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吸能抗沖擊的巷道支護方法。
背景技術
沖擊地壓是煤炭開采過程中突發(fā)的一種動力災害,由于煤巖體中集聚的高應力和高能量突然猛烈釋放,通常會瞬間造成采掘空
聲明:
“吸能抗沖擊的巷道支護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yè)用途,請聯(lián)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fā)明人(作者)